建筑設計
江南名剎寒山寺,自南北朝梁天監年間(公元502-519 年)建寺,舊稱“妙利普明塔院”,隋唐時期盛極一時。1992 年收集建塔資料,進行分析研究,建筑大師張錦秋作技術顧問;1993 年完成設計;1995 年高逾42 米的五級四面樓閣式仿唐佛塔“普明寶塔”落成,成為楓橋景區的標志性建筑。項目成員分別對遠景、中景、近景三個范圍內設25 個點進行觀察分析,最后確定以寒山寺大雄寶殿東西中軸線為塔軸心,將塔建在藏經樓后、前寺院、后塔院,符合前殿后塔的布局。建成的普明塔院占地約3 千方,平面呈回字形,聳立于院中央花崗巖平臺之上。塔式仿“唐式”最合乎寒山寺的歷史。寶塔為可登臨木結構樓閣式仿唐佛塔。中國佛協趙樸初賜題塔名: “普明寶塔”。普明寶塔為仿唐木結構樓閣式佛塔,四方五層,由須彌座臺基、塔身、塔剎三部分組成,總高42.2 米。寶塔的建筑藍圖,是以敦煌壁畫中唐塔造型為樣本,同時參考山西五臺山南禪殿、佛光殿,以及揚州平山堂的建筑形式設計。
項目名稱:蘇州寒山寺普明寶塔及塔院設計
項目地點:江蘇省蘇州市
設計時間:1992年
業主單位:寒山寺
項目規模:4 000㎡